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群众信访诉求,积极推动信访案件基层化解,7日程序性回复率连续五年保持100%,用城市治理的“康巴什经验”诠释着“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深刻内涵。 “群众的事,等不得也拖不得。”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接访检察官的日程表上,每周的“群众接访日”雷打不动,检察官接访覆盖87个城市网格。12309检察服务窗口设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康巴什区某物业维修工因全部存款被盗,检察官在网格巡查时发现线索,开通绿色通道一周内为其发放司法救助金1万元。 
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建立领导包案“五个一”机制,2025年中央巡视组交办的信访案件全部由领导班子成员领办,严格落实接访流程并包案办理,确保案件办理全环节责任明晰,推进有力。 数字赋能更体现在流程革新上:取消纸质台账,推行“一案一码”电子档案,群众扫码即可查询办理进度;蒙汉双语接访客服,第一时间解答群众咨询,满意度100%。 “领导接访不是摆样子,是真解决问题。”这是哈巴格希街道居民对检察工作的评价。康巴什区残疾瘫痪老人朱某女儿因案死亡,检察官了解案件线索后联系社区居委会、残联,制定“司法救助+办理残疾证”方案,身患残疾的救助申请人不仅领到救助金也能得到每年的残疾人补助,推动“经济帮扶”向“综合赋能”延伸。 
从商业楼宇的“听证桌”到居民小区的“议事亭”,康巴什人民检察院的实践印证:现代化新城的矛盾化解,关键在扎根社区、贴近群众。当12309检察服务窗口的检徽与党群服务中心的灯光交相辉映,当检察官的脚步印在大街小巷上,这座城市正用“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的实效,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城市篇章——让每位信访群众都能在高效化解中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在公平正义中触摸到幸福的质感。 |